青春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!河南高校学子首次登上马街书会

  • 2025-02-12
  • 发布人:党委宣传部
  • 来源:河南日报
  • 54

2月10日,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,马街书会如期而至。来自郑州工商学院的6名大学生齐齐打响手中的简板,随之而来的是独具特色的河南坠子。听众纷纷聚拢,摊位瞬间被热情的人潮所包围。这是我省高校学子首次登上马街书会。

“枝儿壮、棉桃大,白生生的满地花……”一曲《摘棉花》唱毕,听着现场几番掌声雷动,郑州工商学院音乐表演专业24级专升本学生周兆迪满心激动,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马街书会。“全国各地曲艺艺术家同台表演,不同地域文化奇妙地交织在一起,尤其是能登台把我喜欢的河南坠子唱给大家听,还获得那么多掌声和叫好,特别骄傲。

出生在南阳的周兆迪听着大调曲长大,从小便对传统曲艺感兴趣。高考时,便报考了曲艺专业,学习河南坠子和河洛大鼓。几个月前,听说能去马街书会表演,周兆迪和同学们便早早开始准备了。选曲、练习、排练,一下课大家就往练习室跑。

最让周兆迪感动的是现场发生的一段小插曲。“正式表演前一天去彩排,一位70多岁拄着拐杖的老爷爷,看我们穿着表演服便过来问我们,这么小年纪就会唱戏,说年轻人唱戏的不多了,还特意问了我们表演的摊位和时间。”周兆迪说,第二天演出时,她真的看到了那位老爷爷,在人群中一个劲儿给我们鼓掌,心里挺感动的。

小小的感动在周兆迪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,她希望考取曲艺方向研究生,继续深造,未来用所学将中国传统曲艺发扬光大。“现场听众有老人也有孩子,戏曲不分年龄,特色的曲艺文化应该由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播出去,让更多人看到和喜欢。

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雷红薇告诉记者,此次参演的是宝丰县法治宣传书场,学院共组织了七个节目,由7名学生和3名教师参演。“表演的都是河南坠子,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精心排练了几个月,希望能让曲艺文化被更多人喜爱。”雷红薇说,表演剧目既有经典曲目《摘棉花》《看花灯》等,也有师生们根据普法宣传主题进行创新编排的曲目,如《偷石榴》《法律援助惠民心》,听之耳目一新,不仅为马街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,也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成长,亲身感受传统文化,增加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
“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点在于青年人,我们一直在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曲艺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。”雷红薇说,音乐作为郑州工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,通过搭建曲艺戏剧节实践联盟基地等产教融合方式,将曲艺创新融入进高校教育中,既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,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,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和空间,用美育浸润,助力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。



工商抖音